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浏阳市戴家洞铜多金属矿小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

来源:中国金属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2

【作者】:admin
【关键词】:
【摘要】:成矿构造研究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尤其对于热液矿床,是非常关键的控矿因素,通过对成矿构造研究可以有效指导找矿勘查 [1] 。浏阳市戴家洞铜多金属矿区是金井—黄浒洞稀有

成矿构造研究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点,尤其对于热液矿床,是非常关键的控矿因素,通过对成矿构造研究可以有效指导找矿勘查[1]。浏阳市戴家洞铜多金属矿区是金井—黄浒洞稀有金属锡(钨、铜、钼)成矿带中具有找矿潜力的区域之一,从70年代初至今,矿区虽做过大量地质工作,但找矿效果不佳。本次通过石英脉充填的小裂隙构造研究,并结合区域及矿区构造特征,探讨了矿区成矿构造及其相关的找矿标志,为指导该区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OTA企业间竞争加剧,阶段性的价格战降低了用户出行成本。在线支付方式的便利性以及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于在线消费习惯的养成都对在线自助游的发展起到的助推作用。此外,随着社交媒体对于现代人生活的影响逐渐加深,旅游者对于旅游出行的经历分享,成为满足消费者的社交满足感的方式之一,旅游者对于在线旅游消费积极性变高。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长平坳陷盆地边缘、湘北安化-浏阳东西向构造与湘东地区北北东向蚕岭—幕阜山隆起的交接部位,隶属于金井—黄浒洞稀有金属锡(钨、铜、钼)成矿带[2-6]。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冷家溪群和白垩系,构造以北北东至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褶皱构造为主;区内燕山期侵入三期次中酸性岩浆岩,矿区外围西部为金井岩体。区域内以岩浆型铌钽矿化和气成—高温热液型铍、锂、锡矿化为特征,铜、钼、钨等矿化普遍[2],代表性矿床为戴家洞铜多金属矿。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主要出露上元古界冷家溪群黄浒洞组(Pt3h)(图1),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3段。第一段(Pt3h1)主要为薄—中层斑点状板岩、千枚状板岩,粉砂质板岩;第二段(Pt3h2)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凝灰质杂砂岩,间夹条纹状粉砂质斑点板岩、砂质板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常见顺层石英脉,脉宽5~40cm,与围岩接触面常见云英岩化、黄铁矿化、局部可见星点状辉钼矿;第三段(Pt3h3)为纹层状粉砂质板岩、中层状绢云母板岩、斑点状千枚状板岩。另在沟谷处出露小范围第四系(Q)残破积物。

区内构造以NE至NNE向断裂破碎带为主,发育3条破碎带(F1、F2、F3),其在矿区出露长0.4~ 1.5km,多呈断层破碎带形式产出,属左行走滑断层,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图1)。断层破碎带主要由次棱角状—次圆状板岩角砾和断层泥组成,内局布含铜钼矿体或铜钼矿化。石英脉密集平行于NE至NNE断裂,脉幅多为10~60cm,少数脉幅达2.0m,产状多为320°~340°∠50~70°,少数石英脉走线北北东,倾向北北东。石英脉脉壁附近有云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电气石化,石英脉内局部可见钨、钼矿化或矿体等。其中,与钼、钨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为云英岩化、硅化。

可食用膜是将天然可食性大分子物质作为基材的一种保鲜膜,其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在食品行业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我国采用的可食用膜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种类型。

图1 浏阳市戴家洞矿区地质图

1. 第四系;2. 新元古界冷家溪群黄浒洞组第一岩性段;3. 新元古界冷家溪群黄浒洞组第二岩性段;4. 新元古界冷家溪群黄浒洞组第三岩性段;5. 断层破碎带(硅化);6. 实测及推测断层编号;7. 实测及推测地质界线;8. 产状;9.钨矿体及编号;10. 铜矿体及编号

石英脉作为节理裂隙构造与后期热液叠加作用的产物,能够反映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和热液成矿作用,通过研究石英脉的形态特征和产状,可以研究矿区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本次工作在野外填图和编录的基础上,统计了矿区121组石英脉产状,并制作石英脉倾向玫瑰花图和等密图(图2),探讨石英脉形成的构造环境与成矿关系。其中,含低品位钼矿体石英脉产状为115°∠45°和355°∠47°,含工业钨矿体石英脉产状为340°∠38°、340°∠47°和305°∠80°。

3 小构造特征

矿区共发现6条矿体,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除Ⅲ和Ⅵ为隐伏矿体外,其余均出露地表,Ⅰ和Ⅴ为钼矿体,Ⅱ和Ⅳ钨矿体,Ⅲ和Ⅵ为铜矿体。各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长为120m~350m,厚0.20m~4.08m,往倾斜方向延深,主要赋存于北东至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和石英脉中,仅Ⅰ矿体赋存于层间滑脱部位,各矿脉未见穿插现象。矿石自然类型为辉钼矿—黄铜矿矿石、辉铜矿—辉钼矿矿石、白钨矿矿石。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晶粒结构、他形晶粒结构,偶见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黄铜矿、辉铜矿、辉钼矿,主要伴生矿物为黄铁矿、毒砂,次要伴生矿物为磁黄铁矿、辉铋矿、硫铜铋矿、钼铋矿、钼铅矿、白铁矿、闪锌矿、锡石、斑铜矿、雄黄、赤铜矿、铜蓝、褐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白云母、电气石、绿泥石,其次是黑云母、石榴石等。

由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方程可知:在10%显著性水平下,土地综合承载力是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Granger原因;在5%显著性水平下,人均GDP是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Granger原因;在1%显著性水平下,两者的联合发展是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的前提下,与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协调发展的结果。

图2 戴家洞矿区石英脉构造统计分析图

a. 石英脉倾向玫瑰花图;b. 石英脉等密图灰质板岩

矿区倾向北北西石英脉与北东至北北东向左行走滑断层破碎带的走向呈小角度斜交,两者均含矿化或赋存矿体,石英脉在空间上多位于断裂破碎带附近,这与理论上剪切应力下形成的雁列状次级裂隙一致[7],这表明矿区北东向至北北东向左行走滑断裂与倾向北西的石英脉很可能在同一构造应力下形成,后期热液充填到次级裂隙中形成石英脉。而倾向南东的石英脉,其走向亦为北东向,这与矿区断层破碎带走向一致,倾向相反,且其内含有低品位钼矿体,很可能也与断层破碎带在同一应力条件下形成,仅局部倾向发生扭转,这种现象在很多断裂分支处或断裂带附近均有发现。而倾向北东的石英脉与地层产状一致,可能形成于层间滑脱作用下,其与北东向断层破碎带不属于同一构造应力下形成,依据野外观察可知,倾向北北西的石英脉晚于倾向北东的石英脉。矿体主要赋存于北东至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中和北东东向石英脉中,说明成矿作用发生晚于北东至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亦晚于顺层石英脉形成时期,北东至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和北东东向石英脉是矿区一个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区中Ⅰ号钼矿体产于层间滑脱构造中,而Ⅴ号钼矿体却产于北东向破碎带中,且北东向石英脉有切穿顺层石英脉现象,矿区各矿脉又不存穿插关系,说明顺层石英脉很可能存在2期或多期,Ⅰ号钼矿体产于与北东向断裂同期的层间滑脱构造中。

4 小构造与成矿关系探讨

石英脉倾向玫瑰花图和等密图中显示,矿区石英脉倾向主要分为2组。一组以倾向北北西为主,倾向300°~340°,倾角主要为45°~85°,约占总统计石英脉的55%,为矿区组主要石英脉的倾向。这一组石英脉切穿地层,与矿区北东至北北东向3条断层破碎带呈小角度斜交,倾角与断层破碎带的倾角较为一致,且该矿区主要含矿石英脉均位于此区域内。另一组石英脉以倾向北东为主,倾向为20°~60°,倾角多为20°~40°之间,约占30%~35%。这组石英脉与矿区地层倾向和倾角均为一致,为矿区顺层石英脉,在统计的石英脉中未见矿体或矿化。此外,图中显示矿区还发育少量倾向南东的石英脉,倾向为110°~120°,倾角为70°~80°,约占总统计数的10%,见低品位钼矿体,这些石英脉在走向上与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构造近于一致。野外工作中发现,倾向北北西石英脉切穿倾向北东石英脉,切穿部位有膨大现象。

结合区域构造和小构造分析表明:矿区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与其小角度斜交的次级裂隙(内充填石英脉)很可能为同一构造应力下的产物,主要成矿构造为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和与之小角度斜交的次级裂隙,其次为,北西向的层间滑脱构造。其中导矿构造和配矿构造为北东至北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容矿构造主要为北东至北北东向破碎带和与之小角度斜交的次级裂隙,以及北西向层间滑脱构造。因此,矿区主要找矿标志为北东至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及和与之小角度斜交的石英脉,局部层间滑脱构造发育部位亦可作为找矿标志。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相对于纯文本而言的文本样式。纯文本由完整的句子和段落构成,非连续性文本则由图片、表格、徽标、数据以及文字等组成,其特点是直观、简明、醒目,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适应当今社会生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阅读此类文本,既可发现和解释信息,也可整合和还原信息,同时也可评价和运用信息,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文本样式。因此,学校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阅读囿于纯文本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藩篱,形成开放多元的阅读方式,为学生新媒体阅读提供保障。

5 结论

(1)构造研究表明矿区主要成矿构造为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和与之小角度斜交的次级裂隙,此两者很可能为同一构造应力下的产物,其次为北西向的层间滑脱构造。

(2)矿区导矿构造和配矿构造为北东至北北相断裂破碎带,容矿构造主要为北东至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和与之小角度斜交的次级裂隙,以及北西向层间滑脱构造。

(3)矿区主要找矿标志为北东至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及与其小角度斜交的石英脉,局部层间滑脱构造发育部位亦可作为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 陈国达. 成矿构造研究法(第二版)[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5: 1-2.

[2] 张俊岭, 许德如. 湖南省金井—九岭地区三维地质建模及成矿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 2015, 45(增刊1): 1514-1516.

[3] 李鹏春, 许德如, 陈广浩, 等. 湘东北金井地区花岗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暗示: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制约[J]. 岩石学报, 2005, 21(3): 921-934.

[4] 贺转利, 许德如, 陈广浩, 等. 湘东北燕山期陆内碰撞造山带金多金属成矿地球化学[J]. 矿床地质, 2004, 23(1): 39-51.

[5] 肖拥军, 陈广浩. 湘东北大洞—万古地区金矿构造成矿定位机制的初步研究[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28(1): 38-44.

[6] 刘亮明, 彭省临, 吴延之. 湘东北地区脉型金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成矿机制[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21(3): 197-204.

[7] 曾佐勋, 樊光明. 构造地质学[M]. 武汉, 中国地质出版社, 2008: 199-202.

中图分类号: P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3-0010-2

收稿日期:2020-03

项目基金:湖南省矿产地质志编制(20180306)。

作者简介:雷源保,生于1988年,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文章来源:《中国金属通报》 网址: http://www.zgjstbzz.cn/qikandaodu/2020/0512/339.html

上一篇:新疆托克逊县可可乃克金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
下一篇:EH-4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在宝山—夫山矿区找矿预测

中国金属通报投稿 | 中国金属通报编辑部| 中国金属通报版面费 | 中国金属通报论文发表 | 中国金属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金属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