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系统是媒体新闻稿件的一大来源,一般的说法,其提供的稿源占到整个稿件的五分之一强。但是。如果只满足于每天对各政法单位通报材料的简单删减整理,不动腿和动脑,想把法治新闻做出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尤其对一些很有看点的新闻通报,必要的补充采访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占有更多的材料,发掘出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细节,才能吸引人,最终做出一篇细节多故事性强吸引眼球的好新闻。就像要亲自到市场上去采购很多的原材料,才能烹饪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简单地说就是,要会讲故事善抓细节。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同样是一个单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发的同一份材料,各家媒体呈现出的稿子大相径庭。
要把故事讲好
笔者近日听到介绍:不久前,为了侦破一起案值1.8万元的盗牛案,修文县公安局53岁和67岁的两个老民警,机智地化妆成采药人进入深山密林里寻找牛的踪迹和查看牛的照看者是谁,以便于取证。
开始,修文县公安局提供给笔者的是一张打印纸,文字寥寥不过三四百字,只几句话通报这个事:两位老同志乔装打扮成采药人,啃着馒头,进入深山老林蹲点守候,最终破案,找回被盗黄牛。完全没有故事情节。如果只是在这些文字上加工成一条两百来字的小稿子,基本上就没什么看头。
笔者马上赶到修文县公安局,请他们宣传部门协调后与这个53岁的指导员见面,对他进行采访。
故事当然还是当事人讲起来精彩,这个干了26年公安工作的老警察,给笔者详细叙述了这个事的前前后后,笔者也边采访边询问一些他自己讲述时略过的细节。于是在7月10日贵州都市报法治版上,一篇1500字左右,有故事有细节的新闻稿件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梗概是:
今年3月14日,修文县六桶镇坪安村湾子组发生一起盗牛案,村里60多岁的单身汉张安贵的一大一小两头黄牛突然失踪。之前,曾有买牛人对这两头牛出价1.8万元,张安贵都没有卖。
耕牛被盗的消息很快传开,热心的村民纷纷四处出动寻找,但没有任何结果,耕牛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耕牛是村民的重要生产工具,偷盗耕牛性质恶劣,当地派出所将情况反馈到修文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经商议,大队决定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
调集盗牛案周边的监控视频,发现了嫌疑人踪迹:嫌疑人盗牛后并没有走大路,也没有用车运输,盗牛后走的是偏僻的山间小道,对这一片的地形道路很熟悉。经过分析排查后,距案发现场10公里的村寨里一个姓曹的村民进入民警视线:曹某有盗牛嫌疑且有多次前科。
但当时看到的情况是,曹某在距案发地10来公里远的六桶镇街上租房跑摩托车,他身边似乎并没有被盗耕牛的任何线索。而连续一个多周,专案组民警在附近的牛马市场布控,都没有找到被盗黄牛的线索。
驻村民警反馈回来的消息,曹某本人并不是六桶镇街上的人,其老家在非常偏僻的乡下一村寨,房屋周围山高林密,家里老屋内有其父亲居住。专案组负责人——修文县刑侦大队指导员、53岁的周正灵通过这些材料,结合自己26年的办案经验缜密分析,得出结论是两头耕牛应该还没有销售出去。而且很可能还在曹某老家,委托给曹某最信任的父亲照看。
而曹某老家所在位置,附近一公里以内没有其他邻居,家里养了两条大狗,生人在500米外狗就会叫。找一个什么身份才能合情合理到达这一家附近而不惊动他的父亲呢?最后周正灵灵机一动,自己年纪大,何不和67岁返聘民警蒙有洪一起,化妆成采中草药的采药人去?结果,两位老民警在深山密林里钻了两天,终于在曹某老家找到这两头被盗黄牛,而且用摄像机拍下曹某父亲转移被盗黄牛的证据。最后,案子破了,群众拍手称快。
半年多来,记者通过多篇简短的通报材料,补充采访或实地采访询问当事人和亲历者,写出一个个较为鲜活的警察故事、检察官故事和法官故事,受到读者和当事人的好评。收到很好的舆论效果。
挖掘细节更感人
再讲一讲挖掘细节的事。
估计好多人对贵州都市报3月21日星期三A10版头条的一个头条稿子有较深刻的印象。稿子讲的是一个偷药小偷,被民警温情执法感动,给民警发来437字的短信表示感谢的事,稿子的主标题做的是“小偷给民警发短信:谢谢”,副标题是“背后的故事让人泪奔”。
最初,警方提供的材料不过千把字,简单地通报了一下过程,缺乏一些感人的细节。分管采编的主任和记者商量后,决定补充采访,找到这个办案警官,较为详细地了解事发的前前后后,挖掘一些关键细节。最终,为读者呈现出一篇丰满、精彩、有温度的新闻稿件。
文章来源:《中国金属通报》 网址: http://www.zgjstbzz.cn/qikandaodu/2021/0112/605.html
上一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
下一篇:>> 《山东档案年鉴(2017)》被评为2017年度“
中国金属通报投稿 | 中国金属通报编辑部| 中国金属通报版面费 | 中国金属通报论文发表 | 中国金属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金属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